cao
草
mao
帽
草帽一般是指用水草、席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的帽子,帽檐比较宽。可用来遮雨,遮阳并且休息时将衣物放于帽中,以防沾尘土。所以在人们的记忆里,乡下用伞的人家不多,就是能用起伞的也只能用粗布或油纸伞来挡雨,它没有草帽简便实惠。只要是步出家门,草帽是必带的,就像随身携带的手帕一样,于是到了炎炎的盛夏时节,乡野里到处都簇拥着一顶顶蘑菇似的新草帽。有时即使忘记带草帽了,随时都会有热情的乡邻们会送你一顶草帽,这样的草帽不仅是用来遮挡风雨的雨具,更是一种乡情。草帽被沿用了数百年,直到现在,在广大的农村,它仍然是农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草帽是永济农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头,几乎所有的故乡人不但珍爱草帽,更是编织草帽的行家里手。“出门三件宝:馍馍、草帽和棉袄”是通行于晋南各县的一句俗语,形象地表明了草帽在永济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每年夏季麦子成熟时节,人们便把收割回来的麦秆,挑出最长最壮的,剪去两端的节后收集起来,等到农闲时再把她编成草帽,或自己使用或拿到集市上去出售。
草帽由帽体和帽檐组成,要编帽子,先做草帽緶,而草帽緶则由麦秸做成,而麦秸要选麦秆皮薄,柔韧度好,遇水变软有弹性的,叫麦秆麦。
那时候,夏夜里,一家人早早地吃过晚饭,便在院子里歇凉,大人给几个小娃讲故事、捉迷藏,有人便用收集来的麦秆编着帽辫,帽辫长长地弯曲着,猛地看见就像一条银白色的大蛇,既好看又让人害怕。制作上等的草帽,麦秸还要用硫磺熏蒸,然后才盘帽子。要求帽盖又圆又美观。
草帽在乡下是心爱之物,却同样令城里人钟情。八十年代初,单位每年在夏季来临前,都要给职工发一顶草帽当作劳保用品,这样的草帽比起乡下的草帽来,颜色更洁白做工更精巧,常常是身份的象征。这种用来发劳保用品的草帽是用机器制作的,帽檐上印有“抓革命、促生产”或“工业学大庆”等红字,于是,在信奉“一工二干三教员,死活不跟庄稼汉”的年月,这种草帽常常被拥有者引以为自豪。骄阳下,一顶新的草帽,便会引来许多异样的目光,由此而引起草帽丢失的事常常发生。如今看到它,常常使我们想起乡下母亲的艰辛生活和麦子成熟时的香甜味道。
草帽是装饰,也能遮挡风雨和毒阳,农人背着草帽去远方,背着的是永济汉子的希望……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竭诚欢迎广大读者、专家学者参与评论,提出意见建议,同时欢迎大家不吝赐稿,共享永济文化之香醇。
:yjslswhyjzx@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