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亚洲投注

💔EOS 的系统性危机:为什么资金、治理、社区全都失灵了⁉️

💔EOS 的系统性危机:为什么资金、治理、社区全都失灵了⁉️

💔EOS 的系统性危机:为什么资金、治理、社区全都失灵了⁉️bigocean13 min read·Aug 2, 2025--

1

Share

1.RAM停止增发,带来新的生机?🎲2023年12月15日,EOS 发起了《停止 RAM 增发》的提案,旨在通过终止 RAM 的持续增发机制,让市场重新认识 RAM 的稀缺性,从而恢复其价值,并赋予其一定的投资属性。提案发布后,RAM 价格迅速飙升,从 0.00001558 EOS / Byte 一路上涨至最高 0.001413 EOS / Byte,涨幅接近 90 倍,EOS 社群也因此重新焕发出久违的活跃与热情。

⁉️但问题随之而来:这场价格暴涨,真的源于市场对 RAM 市场逻辑的重新认知和认同吗?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RAM 为EOS 网络中的系统资源,用于存储链上的状态数据,如智能合约的代码和数据/账户信息/代币余额等。停止增发后,该资源在网络中总量约为 390GB,变为有限资源fund.wram 是由 ENF 与 LABS 共同管理的官方账户。自 2024 年 6 月 19 日起,LABS 负责人 Huaqiang 在社群中公开表示,将代表官方账户购买 3500 万 EOS 用于 RAM 市场。与此同时,他还发起了多笔多签交易,并在社群中多次预告与宣传,营造购买氛围,引导用户积极参与。

🧐但耐人寻味的是,从《停止 RAM 增发》提案发起之日 — — 2023 年 12 月 15 日起,至 2024 年 6 月间,❗️RAM 价格已经累计上涨了近 60 倍,此时再由官方高调宣布大规模购买 RAM,❗️不免令人产生质疑。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官方宣布购入后不久,📉RAM 价格随即掉头向下,直至最低点 0.0002528 EOS / Byte,社区热情也随之迅速冷却。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VF(ENF)基金会和Labs共同管理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fund.wram多签权限与购买记录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根据官方公布的代币经济学,增发的 3.5 亿 EOS 原本应被用于提升 RAM 市场流动性并支持相关应用开发。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失望。目前 RAM 市场的流动性几乎完全集中在主网 Bancor 合约中,所有交易几乎都在这一唯一渠道内完成,官方并未在其他二级市场提供任何补充性流动性手段。更重要的是,所谓“用于应用开发”的承诺,💔至今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支持或落地成果)https://vaulta.gitbook.io/vaulta-guides/vaulta-token/tokenomics

https://eosnetwork.com/resources/a-new-era-in-eos-tokenomics-part-i

随着 RAM 价格在官方购入后急转直下,EOS 社群情绪迅速低迷,大量用户因资产缩水而情绪失控,开始在社群中表达不满,🐭Telegram 用户“jian”成为众矢之的。据社区成员披露,其历史交易记录显示,⁉️其 RAM 的购入成本集中在 0.00002~0.00004 EOS / Byte 区间,恰好处于《停止 RAM 增发》提案刚发出时的低位。

这一发现进一步激化了社区的不信任情绪。用户纷纷质疑:是否有特定个人在知情的前提下低位买入,然后借助“政策预期+官方购入”引发价格暴涨后获利离场?对于一个强调“透明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社区而言,这种质疑本不该轻易出现。但当实际行为与公开承诺严重脱节,用户的猜忌,已经不再只是情绪化的“攻击”,而是一种自发的追问:⁉️谁真正代表了 EOS?⁉️又是谁让它背离了初衷?

用户“jian”在社群公开表示已出售RAM在 RAM 市场长期低迷的背景下,由 LABS 主导的 RAMSDAO 项目(发布于 2024 年 7 月)于 2025 年 5 月升级为 Vaultram。此次升级不仅未能解决用户的核心问题,反而彻底废除了 RAMSDAO 原有的代币机制与治理结构,包括 RAMS 代币、RAMX 代币以及 DAO 的参与功能,几乎重写了整个系统规则。

🚫大量用户此前锁定的 RAMX 代币无法赎回,也无法通过合理价格售卖,而其原本抵押 RAMX 所宣称可获得的高收益,也根本未能实现。用户资金被困,信任遭到严重打击。

面对 RAM 价格持续下跌的质疑,🚫LABS 负责人在社群中给出的解释却是:“RAM 无法涨至 1 EOS / KB 以上的根本原因在于 Bancor 机制存在缺陷,Bancor 是一个 BUG,是跑得快的游戏。”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随即提出提案,要求关闭 Bancor 中的卖出功能,并将未来 RAM 的流动性迁移至由 🐭LABS 自己开发的订单簿交易平台 1DEX。

👎这样的逻辑,不仅荒谬,甚至⛔️充满利益冲突的嫌疑。关于提案分析,您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我使用AI 将它们翻译了不同语言:

🇺🇸EN https://medium.com/@blueocean5/analysis-of-the-vaulta-network-ram-one-way-proposal-5373c999711d

🇨🇳CH

https://medium.com/@blueocean5/%E5%85%B3%E4%BA%8E-vaulta-%E7%BD%91%E7%BB%9Cram%E5%8D%95%E8%BE%B9%E6%8F%90%E6%A1%88%E5%88%86%E6%9E%90-f1ff07176997

🇰🇷KR https://medium.com/@blueocean5/vaulta-%EB%84%A4%ED%8A%B8%EC%9B%8C%ED%81%AC-ram-%EB%8B%A8%EC%9D%BC-%EC%B8%A1%EB%A9%B4-%EC%A0%9C%EC%95%88-24bdfe4df7d1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LABS 负责人抨击 Bancor 机制缺陷2.发起社区战争⚔️这一系列混乱事件的导火索,源自 LABS 负责人在社群中的一次公开发言。他直言不讳地表示:EOS 当前的发展状况令人失望,而他与 ENF 负责人 Yves 虽在战略层面“已达成一致”,但由于执行混乱与利益交织,导致难以落实。

随后,Huaqiang 更在发言中对 ENF 团队展开猛烈抨击,⚔️指责其“执行力低、成果寥寥,支出却远高于 LABS”,甚至🥷“抢夺 LABS 团队的劳动成果”,导致其本人及团队“心理极度不平衡”。他还公开表达了对 ENF 以 5M EOS 投资 🐭Greymass 团队(开发主网区块浏览器 unicove.com)的强烈不满,认为⚔️“西方团队不如亚洲团队”,呼吁社群成员广泛传播这一观点。

这一言论随即引发连锁反应 — — 在随后的几周内,社群中对 ENF 及其负责人 Yves 的指责和谩骂急剧增加,甚至出现了大规模“换人”呼声,⚔️有用户主张由 LABS全权接管主网发展方向。

(目前主网代币分配机制为:ENF 占年增发的 1.5%(约 3000 万 EOS/year),LABS 占 0.5%(约 1000 万 EOS/year)。此外还有额外 1500 万 EOS 预留用于 Middleware 开发支持,Greymass 是其中之一)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3. 巨额的代币去了哪?350M EOS !💸在争论最激烈之际,Huaqiang 又向社区爆出一个重磅信息:他声称自己已💸失去对 350M EOS(原定用于 RAM 市场和生态发展)的控制权,该资金现由 ENF 单方面掌控。他随即要求 ENF 归还对这笔资金的控制权,并呼吁社群声援。

这一发言在社群中再次点燃怒火,社区成员开始大规模讨伐 ENF,要求彻查 350M EOS 的具体流向和用途,并主张将该笔资产的控制权归还给 LABS 团队,⚔️认为 LABS 才是真正推动主网业务的核心力量。

然而,令人感到突兀的是,在事态发酵一段时间后,Huaqiang 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巨大转变。他在公开社群中表示,希望大家放下争议,自己将“专心做业务”,🐭不再追究控制权问题,并再次强调与 ENF 及 Yves 立场一致,强调“并非想要夺权”。原本剑拔弩张的社群情绪,也在这种“和解式发言”后迅速降温。

但这一转变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否有更多未被公开的协调、妥协、甚至权力交易?⁉️我们不得而知。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社区要求公开 350M EOS 去向,同时要求ENF 与 LABS 公开所有支出账目清单,但至今还没有任何进展,Yves 对此事的质疑也未发表任何回应。随着社区对资金流向的持续追踪,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本用于激活生态、支持开发者与增强 RAM 市场流动性的那 3.5 亿 EOS(A)中,大部分竟被质押在主网中,以获取质押收益。

更讽刺的是,这其中不仅包含 ENF 的资金,也包括 LABS 自身持有的 EOS — — 也就是说,这笔资金不仅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或生态开发,反而被用来赚取系统内部的“固定收益”。“发展资金”最终反手质押给了系统自身,就像一个政府宣称要发放补贴刺激经济,结果却把补贴全数发回了自己口袋。

⁉️这不仅无助于生态繁荣,反而让整个机制沦为内部套利的工具。当“建设”沦为“收割”,当“激励”变成“欺骗”,⁉️我们又该如何相信这个生态的公正性与可持续性?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社区追踪到 350M EOS 在REX 质押中赚取收益😤更荒唐的是,在引发巨大争议的《禁用 Bancor 卖出功能》提案中,截至目前仅有 7 个超级节点投下支持票,未达到通过门槛。面对这一结果,Huaqiang 再次将矛头对准不同意见方,声称反对的节点是因为“自身利益”,并点名西方超级节点明确拒绝此提案。

令人震惊的是,Huaqiang 在社群中进一步表示:即便该提案无法通过,也已经准备好其他替代方案,其中之一便是 🚨通过掌控的 3.5 亿 EOS 替换现有超级节点。他甚至公开在社群呼吁,🚨用户应前往 LABS 自主开发的交易平台 1DEX 进行投票,支持其治理路线,并宣称后续将提出新的治理机制提案,通过“一票一投”的方式削减超级节点权力,重塑治理结构。

👎一位生态核心参与者,掌握巨额资金,利用代币投票权力意图“清洗节点”,打击反对声音,并试图将治理结构集中于自身控制之下 — — 这一系列操作,与“去中心化”原则已经背道而驰。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https://eosauthority.com/account/labs.vaulta?network=eos#votes

社群成员随后发现,⚠️ LABS 实际已将 500 万 A(EOS) 委托给 Newpool 节点用于投票。而该节点的代理地址为🐭 newposproxym,正是由矿池 Newpool 团队所控制。在《禁用 Bancor 卖出功能》的提案中,🐭Newpool 节点是首个投下“同意”票的超级节点。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Huaqiang 认为 315M EOS 发展基金质押并获取主网收益是合理的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Huaqiang 并不信任去中心化,且认为去中心化只会导致贫穷,并希望改变节点权力使得LABS 获得更多权力和资金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Huaqiang 在社群多次以开玩笑的形式表示,想要和 Yves 瓜分 315M EOS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LABS 成员Francis Sangkuan 在社群也表示,要尽快完成一票一投模式,并代替现有超级节点⁉️😤事件至此,VF (ENF) 的负责人🧙‍♂️Yves 并未有任何回应。4. Vaulta (EOS) 与 Block.one💵2025年7月19日,Block.one提交了IPO申请,其旗下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上市申请,计划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此前在2025年5月,EOS完成品牌重塑,更名为Vaulta,代币符号也改为A,象征着与Block.one时代的彻底切割。

熟悉EOS历史的用户知道,Block.one在2017至2018年间通过EOS ICO筹集了约40亿美元,💔但大部分资金并未用于EOS网络建设,而是保留或投资于其他资产(如比特币)。2019年,美国SEC认定EOS ICO属于未注册证券发行,Block.one为此支付罚款和解,但并未承认或否认相关指控。

⁉️此次Bullish的成功IPO申请是否与EOS网络的品牌重塑有关,尚不得而知,但该事件在社群引发了激烈讨论,官方却始终未作出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EOS品牌重塑后,代币价格依旧持续下跌,且在中心化交易所(CEX)中的流动性大幅下降。更为失望的是,👎所谓的升级实质上仅是基于原有底层链,通过一个合约对代币进行简单包装,缺乏实质性的技术创新与生态突破。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A 在 Binance 中的流动性和价格趋势💔EOS 面临的困境早已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生态、资金、治理与社区的系统性失衡所导致的连锁反应:生态:开发者加速流失,创新停滞,缺乏新的增长点;资金:虽然 EOS 网络掌握高达 350M EOS 的巨额储备,却缺乏透明高效的使用机制,信任危机持续蔓延;治理:ENF 与 LABS 权力集中,缺乏监督与制衡,社区反馈形同虚设;社区:分裂严重,缺乏基本共识与协作基础,讨论氛围日益情绪化,甚至对异议者展开无差别攻击,使理性声音难以存续。⚠️如果不从根本结构上重建信任,重启治理框架与资源配置逻辑,EOS 即使手握再多资金,也难逃原地空转、被时代淘汰的命运。🇨🇳本文由ChatGPT 进行翻译,如果有描述错误请留言想获取最新项目拆解、提案干货和行业洞察?赶快关注我的账号!未来将带来更多深度分析报告、实战案例解析和独家行业视角,助你掌握前沿趋势,提升决策效率。点击关注,不错过每一篇硬核内容!

相关推荐